貓咪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、糖尿病及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(相對罕見)。這些疾病在初期症狀不明顯且容易與其他疾病合併出現,了解其成因和症狀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。
甲狀腺功能亢進症
主要症狀包括體重減輕、食慾增加、飲水量增多、多尿、叫聲增多、焦躁、活動量增加、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、嘔吐、腹瀉及毛髮蓬亂。這些症狀會隨著病情惡化而加重,可能引發心臟病或高血壓等問題。該病多由良性甲狀腺瘤引起,約95%的病例屬於此類,惡性腫瘤較少見。腺瘤過度分泌甲狀腺素,導致代謝異常。環境因素如飲食中的碘含量、塑膠製品或罐頭內的化學物質可能增加風險。年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,10歲以上的貓較易發病。 治療方式包括放射性碘治療、手術切除、抗甲狀腺藥物及低碘飲食療法。放射性碘治療是最有效的方式,可永久消除過度活躍的甲狀腺組織。抗甲狀腺藥物需長期服用以控制甲狀腺素分泌。低碘飲食能輔助減少甲狀腺素產生。治療後需定期檢查甲狀腺素濃度以確認效果。目前無特定預防措施,但高齡、肥胖或有家族病史的貓咪應該特別注意。此外,均衡飲食、控制碘攝入,及減少有害物質接觸可降低發病風險。建議定期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
▲ 罹患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貓咪。
糖尿病
糖尿病的主要症狀包括飲水量、食慾、尿量增加及體重減輕,隨病情惡化可能出現嗜睡、虛弱、後肢無力、跛行或跳躍困難。若發展為酮症酸中毒,則可能出現食慾不振、嘔吐、脫水及呼吸急促等症狀,並可能因長期高血糖導致周邊神經病變。糖尿病的病因包括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。胰島素抵抗由慢性炎症或胰腺淋巴細胞浸潤引起,導致血糖無法有效控制。肥胖是主要風險因素,還有肢端肥大症、腎病及類固醇藥物。遺傳因素也會影響糖尿病的發展。治療依賴胰島素療法和飲食管理。胰島素是治療核心,目標是控制血糖和改善症狀。飲食方面,建議低碳水化合物飲食。臨床病重的貓需住院治療,出院後需定期監測血糖。若能早期介入治療,糖尿病有機會緩解,貓咪可不再需要施打胰島素,但仍需注意飲食與定期追蹤。預防包括維持健康體重、均衡飲食、避免過度餵食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,增加運動,如已是肥胖貓咪則需與獸醫討論減重方案以降低風險。
▲ 健康的貓咪。
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
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為少見但嚴重的疾病,患病貓咪多為中老年,平均13歲左右。其典型的症狀包括肌肉無力、僵硬、高血壓、食慾不振及過度飲水和排尿等。行為改變如嗜睡、躲藏和易怒也可能與此疾病有關。此病由單側或雙側腎上腺皮質腫瘤引起,導致過量的醛固酮分泌。過多的醛固酮會造成血鉀過低,引起肌肉無力,而持續高血壓可能造成視網膜剝離與失明。超音波可能可顯示腎上腺腫塊,但有時正常。此外,本病常伴隨慢性腎病,使病情更為加重。治療上,對於可手術移除的單側腫瘤,手術是首選,但需先進行內科治療以穩定病情。手術後可能發展為腎上腺功能低下,需持續追蹤。內科治療主要校正低鉀血症和高血壓。雙側疾病或手術不可行者,則需進行長期藥物治療。預防措施尚不明確,中老年貓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診。
▲ 因周邊神經病變而出現特定的蹠行姿勢。
小叮嚀
除了維持貓咪的健康體態與良好生活方式外,建議飼主應密切觀察貓咪的飲食攝取、飲水量、活動水平及步態等日常行為和定期檢查,中老年貓的健康檢查頻率建議為:6~10歲的貓咪每年一次,10~14歲每年一至兩次,14歲以上的貓咪則每半年一次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