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幼貓的「傳染病」中,常見疾病有貓瘟、貓冠狀病毒、貓梨形鞭毛蟲,這些都是有高度的傳染性和死亡率,這些傳染病的傳染途徑有:直接傳染,和患病的貓咪直接接觸、糞便、唾液、嘔吐物,間接傳染,被患貓汙染的環境、食物、碗、玩具、衣物等。
貓瘟
貓瘟的潛伏期並不長,一般約5天左右發病很快,初期的症狀是食量變小、不太喜歡動、活力變小、表現得沒有平常的活潑,中後期食慾廢絕,開始出現嘔吐、發燒、血便,聞有腥臭或血腥味。孕貓,除了以上症狀也可能有流產的危險。當幼貓尚未接受過預防注射或是成貓未定期注射,都有被傳染的風險,最常見的是剛領養的小貓。治療主要是支持療法,包括輸液、抗生素和干擾素,無針對貓瘟的特效藥物。預防方面,定期接種疫苗和避免與患病貓直接或間接接觸,患病貓需進行隔離。
▲ 貓瘟血便症狀。
▲ 感染貓瘟時虛弱的狀況。
貓冠狀病毒
貓冠狀病毒通常藉由貓糞、尿液和口鼻分泌物,再經由呼吸道或腸道黏膜感染。大多感染貓冠狀病毒的貓不會出現症狀,部分會有腹瀉的狀況,但有約5~10%的機率會發展為致死率很高的貓傳染性腹膜炎,是由冠狀病毒突變引起。突變時間大概在感染冠狀病毒後的數週或數月後發病。臨床症狀包括反覆發燒、昏睡、食慾變差、體重減輕、腹水和淋巴結腫大。預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環境、常規檢查以及隔離新成員。新貓進家前應先檢查健康狀況,回家後隔離1~2週以防交叉感染。而罹患冠狀病毒的貓,保持居住環境整潔、不要過度擁擠,避免造成緊張,盡可能減少貓咪免疫力低下,以降低發展成貓傳染性腹膜炎的可能性。
梨形鞭毛蟲
是一種犬貓的腸道寄生蟲,需糞檢時透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。梨形鞭毛蟲的感染途徑主要是透過「糞口感染」,就是貓吃到糞便、碰到汙染的食物、水源或是給予口服藥,抗原蟲則是在群體互相理毛間為主要感染途徑。感染症狀有糞便偏軟、不成形,水狀便或水便,也可能伴隨黏液或惡臭、食慾下降、體重變輕、嘔吐、脫水等。治療方式是給予口服的抗原蟲藥物。預防方式是避免貓接觸其他動物的糞便,不乾淨的水,被汙染的玩具、貓籠、共用貓砂盆…等。雖然梨形鞭毛蟲,並無立即性的危險,致死率也不高,但會反覆造成貓軟便,下痢,影響食慾,體重變輕,毛無光澤,甚至容易引發慢性腹瀉。
▲ 顯微鏡下梨形鞭毛蟲。
▲ 貓瘟貓冠狀貓梨鞭快篩。
通常建議是不要領養太幼小的貓,2個月以下,尤其是新手飼主,請領養回來先到動物醫院檢查,諮詢醫師,做好檢查,驅蟲,預防針注射的規劃,及回到家先準備好舒適的籠子,先隔離,籠內飼養,避免太過於熱情或把玩幼貓,讓幼貓能快速習慣新環境,減少緊迫而造成免疫力低下,如果能依計畫在時間內完成預防注射,通常可以使小貓健康順利的成長,新貓也是一樣的。
▲ 領養幼貓先到動物醫院檢查、驅蟲、完成預防針注射。
小叮嚀
除了貓本身的疾病也不要輕忽人畜共通傳染病,例如:梨形鞭毛蟲就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,所以要避免與寵物共食,如家中有小朋友,與寵物互動後,飲食前一定要做手部的清潔,勤洗手,避免被寵物傳染疾病。
延伸閱讀: